打造品质校园,启迪智慧教育 ——曾都区实验中学智慧课堂学科示范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提出: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这一时代背景,同时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文件精神,曾都区实验中学提出了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完美融合。为将这一工程落到实处,学校经过反复研究、多方论证、实地考察,自2018年开学以来,曾都区实验中学和科大讯飞合作,在七年级开展了系列智慧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实现了教育信息化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实现了课堂效率与质量的提升。目前,智慧课堂已在实验中学9个班全面覆盖,实现了常态化应用。

在今年12月份,曾都区实验中学为进一步推进智慧课堂与教学深度融合,在校举行智慧课堂示范课展示活动,分学科进行听课和评课活动。

陈思思老师英语课使用电子课本点读功能播放课文听力,为学生提供标准语言环境,最后利用白板进行课堂小结,将小结内容分享到学生机。重点内容的视觉辅助,让原来传统课堂当中的“听”变得更为直观、立体。

马艳老师趣味作文课,运用智慧课堂将学生的优秀作文与大家进行分享,从学生的生活到诗人的生活,让学生爱上写作,课堂氛围生动活泼又融洽,学生们配合积极。


李升老师的《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带我们回到北魏时间,了解那时候的文化,在授课过程中用抢答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深入教学内容,课后利用作业平台布置作业,纸质作业网络化,提升教学效率。

付馨老师的《开花的结果》,课堂上,老师带来了百合花,让学生分小组合作探讨花的结构,让学生上台使用智慧课堂实物展台展示花的结构,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让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享受学习。



鲁文老师运用智慧课堂将原本枯燥的习题复习课添加了更多的色彩,拍照对比讲解多名学生的解答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传统课堂中单纯的听讲者转变成智慧课堂中积极的参与者。


李爽老师带给孩子们一节生动的海陆变化的地理课,通过智慧课堂平板分享了丰富的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并利用抢答和随机功能与学生之间趣味性的互动,帮助学生由浅入深的思考,探索地球的奥秘。

智慧课堂围绕课堂教学,衔接课前备课导学和课后巩固学习。利用大数据、云技术、智能交互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了智能、互动的课堂环境,提升课堂的趣味性,帮助老师“以学定教”。基于动态学习大数据分析,智慧课堂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此次活动是曾都区实验中学智慧课堂推进的重要一步,大数据时代,智慧教育不仅仅需要硬件上的升级,更需要教师理念上的更新。曾都区实验中学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的趋势,以教育信息化为着力点,誓做信息化应用的研究者和探索者。

老师们认真听课

课后老师们一起研讨交流

学生使用平板学习

编辑: 苏浩伟

扫码下载云上随州APP
互联网视听节目AVSP:鄂备2016020 工信部备案:鄂ICP备07503269号-3 法律顾问: 随州广播电视台法务部 随州广播电视台官方网络媒体 楚北网(http://www.yunsuizhou.com)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商务合作tel:13997880585 QQ:48089144 邮箱:hbsztv@163.com